找到相关内容1237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道坚法师:一般人认为出家有违孝道,请问你有何看法

    一般人认为出家有违孝道,请问你有何看法 认为出家有违孝道的观念,是儒佛两家伦理思想冲突的结果。在我国,主要是以儒家孝亲观为伦理准则的,它的原始形态是子女要对父母的奉养、尊敬和服从,以较完善为“...条件服从前者,而佛教的《梵网经》则说“一切男子是我父,一切女人是我母”,于是缺少了主体,破坏了已经有的家庭伦理纲常秩序。五、佛家戒律有明文规定,不得礼拜白衣,白衣即一切在家人,包括贵为天子的君王,...

    道坚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15253247.html
  • 调和众生的积极意义

    说没有众生就没有菩萨。   一般人认为恒顺众生就是随顺众生的习气,事实上,“顺”并不是一味服从,一味服从是被动的;相反地,“顺”有调和顺理的积极意义,菩萨化度众生,并为解其障碍,取圆满随顺之智慧,不离...

    见谌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30853877.html
  • “狗性”启示录

    不凡,目空一切,到头来也只能感概生不逢时,怀才不遇。而狗则是绝对服从主人的指令,百依百从,深得主人欢心,也因而换来主人的呵护与疼爱。  最后,“人性”忘恩负义,损人利己。“鸟尽弓藏,兔死狗烹”,令人...岭南人,又是獦獠,若为堪作佛?”惠能答:“人虽有南北,佛性本无南北;獦獠身与和尚不同,佛性有何差别?”由此观之,人有南北,佛性无别;狗身虽异于人身,佛性同一。同理,狗拥有的“诚信、专情、服从、忠实”等...

    净因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15574632.html
  • 未成年人犯罪率激增 平均每年上升13%

    学生不再成为教育的目标,而是变成了教育系统官员和教师获取政绩进而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。具体说来,就是学校的教育,不再服从于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发展这唯一目的,而往往服从于官员和教师的个人目标:提高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5775409.html
  • 从志愿者到村官的几点体会

    坚定,自觉地站到反对民族分裂、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第一线,为基层的稳定,实现、维护和发展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出应有的贡献。   体会二:到基层工作要服从安排,扎实工作。   基层的条件相对艰苦,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重。到基层工作应看作人生中难得的学习锻炼机会。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,自觉服从组织安排,以苦为荣、以苦为乐,主动到艰苦复杂的地方去经受锻炼和考验,把精力用在勤勤恳恳为群众服务上,以建功立业...

    佚名

    |社会|教育|纪实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7/14403185860.html
  • 天下杂谈:网瘾不是病

    你自己意愿的圈圈里生活,别人服从你是好的、于社会有益的,不服从你就是不好的、有病的、于社会有害的;并将这一理念贯彻在所谓的治疗过程中,使用电疗、体罚等手段逼迫被“治疗”者违背...

    佚名

    |社会|教育|纪实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9/08314790156.html
  • 佛教之孝旨在报恩

    不同点,因儒教的孝是以对于绝对者的服从侍奉为中心,这在佛教被认为是离了谱的恩! 佛教在《父母恩重难报经》、《孝子经》、《大方便佛报恩经》等的孝经典中,不唯是单说,对于双亲的孝的方法论是针对慈母对子女的慈爱为重点,故对于慈爱的回互作用即是报恩,绝非是强制父母恩。换言之,受父母的慈爱,即摄入子女之心,而始能实践“孝”“养”行为的表现。故佛教的孝是自然的发露,绝非是为尊卑的支配服从;而更主张子女对于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观点|佛教|忠孝|父母恩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533592635.html
  • 美国“钉子户”的当下启示

    状态。民主与法治关系的原理告诉我们,公民财产权并不能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由多数人来决定。“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,集体利益服从国家利益”原本也只是一项道德原则。将这一道德原则上升为...

    佚名

    |社会|教育|纪实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12/13243095254.html
  • 浅谈佛教慈悲关怀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

    佛教界的希望,同时,也为佛教慈悲关怀实践活动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。   之所以是新的希望和要求,一方面,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行动,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,一切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政治任务,这是...前进的原动力,而佛教慈悲关怀事业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,正是佛教慈悲关怀事业自身向前发展的内在要求;三是任何事物的发展也离不开外部要求,在一定条件下,外部要求是事物发展前进的助推力,而社会主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4452206.html
  • 从不杀戒看佛教伦理学与外道的不同

    《五戒》。所以,佛教《五戒》的标准实践是要在不违背《三皈依》指导下,在服从《四谛法》的价值取向中,实证才有可能。  由于外道与佛教在皈依谁的问题上、在解释道的真理性问题上有根本区别,所以它们在《五戒》...应当服从《三皈依》制定的教师制度和修行目标,是向佛法而不是外道法去学《五戒》。《五戒》的修持成就方向也不应与《四谛法》制定的方针相违背,走中道真谛是正确持行《五戒》的标准,而不是走婆罗门以苦行为谛的老...

    昌迦禅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4649847.html